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医院动态 > 正文

孩子呕吐不要慌,儿科医生教您安心应对!

时间:2025-11-28

孩子突然呕吐,奶液、食物喷涌而出,宝爸宝妈瞬间揪心,怎么办?严重吗?要不要马上去医院?别慌!这篇实用处理建议教您快速判断,正确应对!

居家处理办法

1.立刻调整体位至侧卧位,防止窒息。

2.轻轻清理呕吐物,避免二次刺激。

用柔软的湿毛巾,轻轻擦去嘴角、脸上的呕吐物。让孩子用温水漱口,去除异味。

3.短时禁食,让肠胃“休息”

4.补充液体

较重的呕吐多伴有水和电解质紊乱,应予以纠正,呕吐较严重者应给予低渗ORS溶液。

5.溢乳者喂乳时应采取正确的体位

喂后将其抱起伏在成人肩上同时拍背,使胃中气体充分排出。

6.逐步恢复饮食

以流食/半流食为主,如米汤(可加少量盐)、挂面、稀粥,清淡易消化,避免油腻、高糖、生冷、辛辣刺激性食物,奶制品也需谨慎。婴儿可照常喂母乳或配方奶,腹泻明显有适应症可选用特殊配方奶粉(如无乳糖配方、水解蛋白奶粉等)。

7.保证休息

8.密切观察

记录呕吐次数、性状(有无血丝/胆汁)、尿量、精神状态、体温、有无头痛、腹痛、腹泻等。

立即就医指症

出现这些情况,请立即就医:

1.呕吐物异常:带血(鲜红色或咖啡色物质)、带黄绿色胆汁。

2.症状严重:频繁、剧烈呕吐,无法摄入任何液体。

3.明显脱水迹象:哭时泪少或无泪、口唇干裂、尿量明显减少(≥6小时无尿)、眼窝、囟门凹陷、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。

4.剧烈或持续性腹痛、腹胀,腹部包块儿。

5.高热不退(尤其婴儿)。

6.头部受伤后出现呕吐。

7.喷射性呕吐,尤其伴有精神差、嗜睡、头痛、脖子硬等。

药物治疗指南

1.持续性呕吐,在排除了器质性病变,确定为消化道功能障碍者可使用动力型药物、止吐药,如:多潘立酮(12岁以下慎用,尤其是婴儿)、维生素B6(肌注或静脉应用50-100mg)、氯丙嗪(口服或肌内注射,0.5-1mg/Kg)等。

2.伴有胃炎:口服磷酸铝凝胶、L-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、抑酸剂奥美拉唑等。

3.伴有腹泻:口服蒙脱石散、益生菌等。

4.防治脱水:口服补液盐,呕吐症状严重需要补液以纠正脱水、电解质、酸碱失衡。

5.前庭功能失调,晕动症:H1受体拮抗剂苯海拉明有效(每次1mg/Kg)。

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,对消化道畸形、梗阻、肠套叠等所致的呕吐,仅靠药物不能解决,需要进一步治疗。

针灸治疗穴位

常用穴:中脘、天枢、内关、足三里等。幼儿用灸法,青少年可用针法或灸法,需由专业医师进行判断并操作。

儿童呕吐,大部分是良性的(比如吃多了、胃肠型感冒),只要处理得当,1-2天就能恢复。但如果出现危险信号(比如喷射性呕吐、呕吐物异常、伴随高热/持续腹痛),一定要及时就医,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安心应对,做守护孩子的“超级英雄”!

/陈凯文